
萬通學子通過學技能走上成才之路
沿海打工族深陷打工怪圈 感慨不能一輩子都打工
在湖南省永州市的大山里,李大伯年屆五十,卻還在廣東佛山的一家工廠里打工。而他兒子兒媳也是打工一族,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孫子能在以后考個好大學,改變打工的命運。“過幾年老了,不能繼續打工掙錢,只能希望家里的孫子不要重復我們打工的道路。”李大伯在談及打工時,略顯無奈。打工,被人喻為“是用青春交換面包”,年輕力壯的人尚可通過打工賺取錢財,一旦上年紀后,就只能回到農村老家種田養老。一代又一代的循環,使得95后的農村“打工三代”已漸漸出現。
選擇學習熱門吃香技能 跳出世代打工怪圈
俗話說,窮則思變。打工怪圈,并非一成不變,只要抓住機會,嘗試著改變,就能改變命運。農村的孩子要想改變“打工三代“的局面,除了上大學之外,亦可學習一門扎實的技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在經濟發展飛速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有著不可限量的前途,尤其是時下熱門的汽車行業。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專業汽修人才的緊缺,使得擁有過硬汽修技能的人才成為企業搶手的“香餑餑”。“現在很多汽車知名企業,都需要受過專業教育的汽修人才,有時候高薪聘請都招不到合適的汽修人才,只能與專業汽修學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招到滿意的人才。”湖南萬通汽車學校創就業指導中心陸主任告訴記者,學校里很多農村學生,都在學到了專業的汽修技能之后,改變了一直打工的狀態。
湖南萬通學子:學汽修 扭轉“打工怪圈局面”
在湖南萬通汽車學校,記者看到了諸多已畢業的學子憑借在學校學到的汽修技能,在事業道路上闖出了一片天地。“如果不是因為選擇了來萬通學汽修,我現在還是工廠流水線的一個打工仔。在萬通學到的專業汽修技能知識,讓我重新對未來有了一個新的規劃。”畢業于湖南萬通汽車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小胡,曾經也是一名在沿海打工的農村孩子,在經過了萬通系統的專業汽修知識學習后,現在的他已從打工仔蛻變為長沙市一家汽車企業的技術骨干,享受著技能帶來的高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