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小伙羅東健今年高考提名,接到了信陽市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院錄取通知書,舉家歡樂,親戚朋友紛紛前來道賀。可是在一來二去親戚朋友的言語下,羅東健一家覺得被錄取的會計專業不是很稱心如意,畢竟親戚中間已有案例,大學畢業后在省城找了份工作,由于不對口,待遇不高,也很難獲得晉升機會。況且,表哥初中畢業后去學了汽修,現在在鄭州日產4S店,畢業兩年了,現在是技術總監。一家人合計,3~4年下來學費要兩萬多,由于理論上課較多,混下來也學不到什么東西。
三流大學生就業難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1屆大學畢業生有近57萬人處于失業狀態。與此相比,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以97.3%的高就業率位居前列。
究其原因,用人單位在看學歷的時候,首先拼“牌子”,看你是哪個學校的文憑,萬通汽修教育合作院校大多來自全國211工程和省市重點大學,“牌子”遠超三流學校;其次,拼技術,萬通汽修教育采用的“五步教學法”分層教育,把“工廠”和4S店引進學校,學生全程實戰實訓,技術更前沿,手法更熟練。
上三流大學,不如到萬通學汽修技術
像羅東健這樣的情況不是個案,放棄三流大學選擇來萬通學期修的、大學畢業闖蕩幾年又回爐的,近幾年在萬通汽修學校有諸多先例。
沈強一家就是這么想的。昨天,沈強和父親一起帶著簡單的換洗衣服來到了萬通汽修學校,報讀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大專)。“我們當初也考慮究竟學什么技術,聽孩子他舅說未來汽修肯定火,我以前修自行車,現在兒子學修汽車,我知道學技術這事,就是要看實際操作怎么多不多,否則光書本知識出來還要練幾年。”沈強的父親操著純正的信陽口音如是說。
很多人以為“三流大學”也是的大學,為了面子,就去讀了。但是,真正到了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就范愁了,文憑比不上別人,技術又沒有,想找一份好工作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像羅東健、沈強,他們不顧別人的眼光,他們選擇另一條成才之路,那就是學習汽修技術,舍棄“三流學校”。他們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現在汽修行業發展迅猛,汽修人才緊缺,汽修人才是搶手的“香餑餑”。
點擊查看三流大學不如讀***汽修學校專題:http://www.jnbrj.com/zhuanti/201307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