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某位代表曾說過:“要讓每個孩子享受各得其所的教育才是辦人民滿意教育最終的歸宿”。教育必須促進學生積極而有效的分流,包括義務教育之后的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院校的分流。放棄一部分學生,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都不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步,從一開始作為學歷教育的一種補充,到現在已占據教育事業的“半壁江山”,其發展可謂迅速。據統計,2009年我國職業教育總在校生人數已達3600萬人。而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規劃,到2020年,全國教育總人數將達4200萬人。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最初職業教育的學子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中考失利的農村學子。在沒有職業教育的時期,落榜后的學子主要出路就是外出打工,從事紡織、服裝、建筑等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職業。而職業教育誕生后,他們有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參加職業培訓,學一門緊缺技術,成為技術型人才,讓無數學子從此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以湖南萬通汽修學校為例,迄今為止,為社會培養了15萬優秀的綜合型人才,其中70%來自農村,萬通汽修教育可謂為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資源的轉移和全民素質提高作出了突出貢獻。湖南萬通汽修學校一直把“萬通教育 興教報國”作為辦學的崇高理念,始終遵照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已先后在首都北京、安徽合肥、河南鄭州、江蘇南京、湖南長沙、四川成都等省市創建了十幾所萬通汽修教育院校。
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湖南萬通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辦學方法和模式,被汽修教育界稱為“萬通模式”。在專業設置領域,教學模式年年都在變化,教學內容年年都在升級。正如湖南萬通汽修學校負責人所言,要讓每個孩子享受各得其所的教育,學校不斷升級,為的就是讓畢業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輕松就業,達到學子、企業、學校的“三贏”。而在就業安置領域,萬通獨創的“五重就業保障、三年跟蹤就業服務”更是讓所有萬通學子可以不出校門即可輕松就業。
分享到:
上一篇:2011年外出打工不如學汽修
下一篇:什么專業就業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