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2年研究生考試過程中,江西有近10%考生棄考。”現如今,高考棄考已不是什么爆炸性事件。今年加入棄考一族的本科生呈現上升的趨勢,著實 令人吃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恐怕要退出現代歷史的大舞臺了,取而代之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棄考的背后,除了我國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 之外,更多的是反映了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就業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嚴峻現象。
大學畢業薪資圖
“湖南省2012年高考報名人數目前僅35.2萬人,相比去年又減少2.6萬人,相對生源高峰的2008年下降了34%。”生源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外乎 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尤其是廣大農村的考生,上大學本來就要高額學費,而畢業后卻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造成投入與回報成反比。去年“大學生兒子工資不如 農民工父親”的新聞實實在在地揭示了農村大學生的尷尬處境。“讀書無用論”再次沖擊了這個浮躁的社會。
湖南省教育廳廳長王柯敏提出,今后幾年,要加大中職學校對口升學比例,擴大高職院校自主招生范圍,促進中高職銜接和溝通。職業教育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必將 成為一個重心。眼下,“公務員”猶如摸中五百萬的彩票,高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拼爹拼關系”。真正想拿高薪,必須要有一技之長。對于從山村里走出來的孩 子,學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才是王道。
“我們不拼爹不拼背景,只拼技術”。湖南萬通汽修學校秉承著三教兩訓,在理論中實戰,讓學生們學到社會上吃香的汽修技術,沒有“爹”的庇護,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分享到:
上一篇:“熱現象”也需“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