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學子實訓課上
用青春換面包 長久打工并非權宜之計
打工是拿青春換面包,用時間換金錢的過程。但是,當青春已逝,年輕不再的時候,打工族們只能選擇回家繼續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田生涯。“一輩子就這樣度過 嗎?想想都覺得不甘心。”今年提前返鄉的打工族小李不想明年還重復著打工的生活。“什么都沒有的話,只能靠體力支撐,一直打工也不是長久的辦法。”小李在 返鄉之后,也在為來年生活做打算。
打工族學技術 也能迎來人生的春天
其實,在打工族人群中,像小李這樣想的并不少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辛勤打工,還不如學一門技術實在。“許多和我一起進廠的技術同事都陸續‘升級’加薪 了,而我卻還是在流水線上做著重復枯燥的機械活。”高中畢業就去深圳打工的小陳對此頗有感慨。“如今,參加職業培訓學技術成為了打工族的熱門選擇。他們希 望以學技術的方式,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自身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湖南萬通汽修學校職業規劃專家王老師認為打工族學技術不失為一個上佳選擇。“就拿現在的汽修人才來舉例。一名具備嫻熟汽修技能的人才月薪可達上萬元,并且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王老師以時下緊缺的汽修人才為例,分析了打工族通過學汽修技術,也能迎來人生的春天。
學汽修 開啟成才快車道
對于沒有一技之長的打工族來說,學習吃香的汽修技術可謂是開啟了他們的成才快車道。在中國汽修教育***的湖南萬通汽修學校,就有許多曾經是打工族的學子通過掌握精湛的汽修技能,從而順利踏入成才之路。如已畢業的胡易晶,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事例。高中畢業后,他在餐廳做過服務員,也在工廠流水線上當過工人。“來萬通學汽修前。我最怕的是見到高中的同學,別人都能在學校好好的讀書,而自己只能干著一個月也掙不了幾個錢的粗活。”胡易晶在意識到打工的困境后,綜合自身興趣和親朋好友的建議,選擇了到湖南萬通汽修學校學習汽修技術。如今他已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打工者,蛻變為其所在工作單位的技術骨干,受到領導的重用。
如今,汽修這門技術,使眾多打工一族不再為打工生活苦惱,迎來人生的春天,順利步入了成才成功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