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前需“補”三大能力
http://www.jnbrj.com 2011年05月21日 來源:湖南萬通汽車學校 瀏覽量:
文章導讀:一個人只有找準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崗位,才會有大的出息,不要勉強自己。三管齊下,相信應屆大學生可以打好“有準備之仗”。
企業不僅僅看重文憑,更看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
“已經投了20多份簡歷,但大多有去無回。”就讀于南京某高校的王偉在市人才市場準備找份外貿工作,幾天下來一無所獲。“到了求職時,才發現自己原來好幾個方面的素質都準備不足!”那么,求職究竟需要“補”什么樣的必需能力呢?
實際操作能力◆◆
求職敲門磚
記者連日走訪市內舉行的各種招聘會,發現有五成左右的應屆畢業生都是眼高手低,雖然都畢業于正規高校,但由于缺乏實際操作能力,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
“這種經驗要求,未必是全職工作經驗,很多就是現場實際操作的工作能力。”14日,在市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上,南京一家高校物流專業大四的李婷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正規大學畢業,但現在很多企業都只招直接能上手的人員,他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現場拿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然后要求求職者展現其能力解決問題。“作為應屆生,我們學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離實際應用畢竟還有一定差距,所以過不了這一關。其實這些題目也不是很難,但沒有接觸過的話,就確實不懂。”
市民錢先生從事廣告策劃工作兩年,這次他代表所在企業前來招聘員工,錢先生以“過來人”的身份表示,大學生求職,學習的心態最重要。
錢先生說,現在企業招人,對實際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在面試中,考官直接給一個項目讓求職者進行操作,再以技術論待遇。為此,錢先生提醒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是要學以致用,要多關注社會上的相關專業要求,要多考慮將書本的知識用在實際操作中,找第一份工作時,不要太看重待遇和薪酬,以學習知識和技能為首任,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敲開企業大門。
溝通能力◆◆
招聘單位要求高
除了實際操作能力,在招聘現場,企業要求最多的還有人際溝通的能力。特別是銷售類企業,溝通能力成為他們判斷是否錄用求職者的關鍵。很多用人單位的招聘說明上,都要求善于言辭,語言表達能力強。
在泰州師專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我市一家科技有限公司需招聘20名營銷人員,首要條件是“具備學習和溝通能力”。該公司招聘人員黃先生說,從招聘過程看,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個人表達能力不強,一些應聘者在交談中,連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很好表達。
江蘇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王同學這次特意來泰州求職,他的感觸很深:目前人才市場上,營銷類職位的招聘量很大,但對專業對口的要求反而不高,因為這一行最看重的是個人的溝通、突破能力,而不是死摳書本知識開展工作。在薪酬上也反映了這一點,基本都是底薪+提成的形式。“過去我也比較內向,但我在讀書期間注意這方面的磨煉,還專門參加了一些培訓,所以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溝通交流能力,是性格使然,但也與后天有關。”市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對應屆大學生的建議是,即使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也不必認為自己就不能從事這一行。因為營銷很重要的是誠信,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而不是通過占客戶便宜來做業務。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再去學習溝通技巧,就會很順利。“當然最好是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這樣效果會更好。”
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邁過這道坎
目前人才市場上普遍的“底薪+提成”薪酬模式,給很多大學生求職者提出了一個挑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足夠?
在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專場招聘會上,代表企業前來招聘職員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壓力確實很大。
一方面,這些大學生認為自己學歷高,想找到一份薪酬較高的職業;另一方面,由于跑業務、搞銷售,公司每月都會規定相應的目標任務,同時將業績和薪水掛鉤,如果一旦完不成任務,很快就會被淘汰。
如何邁過這道坎呢?李先生說出了自己的經驗:首先要有信心。既然別人能夠完成,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完成任務?其次,主要精力不是學那些減輕壓力的心理技巧,而是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上。業務水平上去了,任務也就很快能完成,也無需專門的減壓了。這個才是減壓的根本。第三,如果實在承受不了,就要選擇轉行,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一個人只有找準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崗位,才會有大的出息,不要勉強自己。三管齊下,相信應屆大學生可以打好“有準備之仗”。
上一篇:應屆生求職:細節決定成敗[ 05-13 ]
下一篇:電話求職有竅門[ 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