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中國職教發展的又一機遇
http://www.jnbrj.com 2010年05月15日 來源:湖南萬通汽車學校 瀏覽量:
文章導讀:民工荒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民工荒”呈現三大特點,一是來勢更猛,缺口更大;二是“民工荒”從東南沿海向中西內陸呈蔓延之勢,四川、安徽、河南等歷年勞動力輸出大省今年也大叫缺工...
民工荒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民工荒”呈現三大特點,一是來勢更猛,缺口更大;二是“民工荒”從東南沿海向中西內陸呈蔓延之勢,四川、安徽、河南等歷年勞動力輸出大省今年也大叫缺工;三是農民工大軍以“85后、90后”的新生代為主,學歷由原來的初中為主普遍提升到高中。
眾所周知,由于近幾年“民工荒”的持續出現和常態化,適應市場需求對區域產業結構進行科學調整、對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已成各地政府共識,而我國經濟發展的這一重大戰略性調整,必將席卷全國并對全國的職業教育產生持久而深刻的影響,從辦學定位層面引導職教發展,使之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匹配度越來越高,最終形成職教與經濟同步發展、共贏發展的良性循環。從這個角度看,“民工荒”給職教帶來了非常難得的轉型發展機遇。
一是適應人才市場需求,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雙輪驅動。前幾年,各地職校相繼掀起升格、改名、擴容熱潮,盲目崇拜學歷教育,而對技能培訓教育普遍不夠重視,致使職教發展步入誤區,與人才市場對技能的需求背道而馳。當前,在中職生源日漸緊縮的背景之下,企業又面臨升級轉型,大批農民工和低位就業的員工迫切需要職后教育,職業學校理當順勢而變,在師資、設備、課程等方面未雨綢繆,備戰企業繼續教育,搶占企業培訓市場,盡快回歸職教本來屬性,在重視學歷教育的同時進一步開拓技能培訓市場,以實現雙輪驅動,協調發展。
二是緊跟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提升育人質量。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箭在弦上,中國勞動力的整體結構將由以往上小下大、低技能低學歷勞動力居多的“金字塔型”,向中央大兩頭小、藍領灰領人才需求量大增的“橄欖型”轉變。屆時,企業不再需要大批綜合素質要求不高的“藍領”工人從事簡單、機械、程序化的操作性工作,而對具有高學歷的高級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這就要求職業學校將辦學目標定位在“高級藍領”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強內涵建設,切實提高育人質量,以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是密切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職教發展必須堅持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多為農民工的創業發展服務,多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多為地方企業發展服務,多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技能人才,多為企業培訓在職員工,通過密切校企合作,獲得校企發展的“雙贏”。
上一篇:萬通成就事業[ 05-13 ]
下一篇: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 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