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難已很普遍,有數據顯示,2010年畢業生人數是650萬人,2011年增至680萬人,意味著有45%以上的人不能順利就業,要 參與到下一年的就業大軍中,而對于已就業的大學生們,他們是否又“安好”呢?據調查,截止到2010年11月中旬, 去年應屆大學生跳槽人數已達到228萬人。大學生跳槽頻繁已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
2010 年11月2日,麥可思公司《2010年就業藍皮書》發布,據其對2009屆20多萬名畢業生的網絡調查顯示,有38%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在工作半年內 離職。其中“211”院校離職率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職高專院校45%。而近九成離職者是主動辭職,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 不夠”、“薪資福利偏低”和“想改變職業和行業”。
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不甚理想,很多學生認為就業困難,在“先就業,后擇業”思想的引導下,所以抱著邊工作邊找工作心態隨便找家單位,這也就 成為了頻繁辭職的主因之一。其次是有些用人單位也不太重視畢業生進來后的培訓和促進畢業生自身的價值體現,以及現在的大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弱也是導致學生 頻繁跳槽的原因。
那么如何去應對大學生頻繁跳槽現象呢,歸根究底落實到兩個字眼上“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不容易去衡量,因為每個人的處世觀,價值觀不同,但是 我們可以從工作能力上不斷去加強,弱化工作態度的權重,已達到用人單位和自己的雙方滿意。積極參加業余培訓,充實自身技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能力去適應 市場需求。
為此筆者和湖南萬通汽修學校的張老師做過一次交談,他認為,大學生頻繁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剛畢業時,缺乏能力、經驗和一技之長,所以盲目跳槽不如掌握一技之長,這樣能能更好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他講到,在湖南萬通汽修學校,有很多的大學生在學校學習了理論知識后,不是直接就業而是選擇參加一些短期的汽修技能培訓,目的就是成為學歷+技能+經驗的高端人才。
同時,張老師還提醒學子們,面對就業難的事實,切忌過于盲目擇業或頻繁跳槽,這些都會使你走向職場的誤區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在工作中遇到如薪資、發展空間、與專業不對口等情況的時候,更多的考慮提升自身的價值而不是抱怨,如此做才算得上是一個21世紀的新型人才。
分享到:
下一篇:就業難如何HOLD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