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一直是全國乃至全球熱切關注的話題,雖然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很多的人的生活,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還處于貧困地帶,如何讓這部分人脫貧致富,是否有捷徑可走呢,今天是第十個世界消除貧困日,就讓我們來說說關于貧困的那些事。
“國際消除貧困日”的由來
1992 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確定每年的10月17日為世界消除貧困日,旨在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 重視,貧困問題被聯合國列為社會發展問題三大主題之首。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經指出:盡管一些國家在消除貧困方面作出了努力,盡管全球經濟呈增長趨勢,但貧 困現象仍在蔓延,貧困人口仍在擴大,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狀態。消除貧困一直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近年討論的重要議題。
中國貧困群體的現狀
據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林嘉騋透露,2011年我國貧困標準有望上調到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比現行1196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25%,受此影響, 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將大增,由目前的2688萬人增加到近1億,也就是說,屆時,我國1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是貧困人口,數據顯示這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 農村。“有力氣,沒資金,沒奔頭”是現今眾多貧困農戶面臨的共同困境。如何幫助這部分貧困群體脫困,也是擺在當前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
職業教育發展成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引下,作為國家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教育也發展成為一支富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生力軍,它與公 辦教育一道走過了一段艱辛而輝煌的歷程。作為高等教育的有力補充,職業教育為我省培養了大量實用型、技能型專業人才,其中大部分來自于農村,為農村勞動力 素質提高和勞動力轉移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對于一些急需依靠技術改變命運的貧困群體而言無疑帶來了生機。
加入萬通 貧困群體脫貧有望
作 為國家汽修人才指定培養基地、依托新華教育集團強有力的品牌,萬通教育在“科教興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治背景下,在“新華教育 興教報國”的崇高理念指引下,創辦以來,在安徽、山東、北京、南京、江西、 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廣州等10個省市創建了10所院校,為社會培養了15萬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中65%來自農村。為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資源 的轉移和全民素質提高作出了突出貢獻。真正改變貧困學子“有力氣,沒資金,沒奔頭”的困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