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各地又現招工難 人物對話:企業:“你們考慮得怎樣了?差不多了的話直接把行李帶過去吧,我們會有車子來接的。”
求職者:“行李先不帶過去吧,我們想過去先看看情況再說。”
分析:企業想方設法“尋人求人”,求職者不慌不忙“擇優而棲”。
——這就是2011年招工現狀,最真實的寫照!
勞動力市場供需格局的變化, 農民工整體基數的大幅下降,似乎預示著農民工供給正在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實際上,受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出生率普降、年輕一代受教育水平提高、鄉鎮企業消化勞動力能力增強等因素影響,在持續輸出二十多年之后,中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已經開始由“無限供給”轉為“有限剩余”,去年東部沿海地區動輒百萬的用工缺口正是農民工供不應求的明證。最新的統計數據也表明,現在的農民工后備力量每年比此前高峰時減少了600多萬人,三年差不多少了2000萬人。
“友好型”政策的產生,是否“薪”情大好?
2009、2010年“民工荒”問題也曾困擾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調研顯示,東部地區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為1455元,中部地區為1389元,西部地區為1382元。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僅高5%。盡管農民工的待遇在近些年普遍有所提升,但仍遠遠落后于國民經濟整體的發展步伐,他們得到的報酬仍不能公正地反映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屬于“干得多掙得少”的一個群體。
但這是否就意味折農民工兄弟的春天正式到來?答案不置可否。東部發達地區住房、生活成本的日益增加、短期內通貨膨脹率的高居不下、外加整體薪資水平的有限上漲……境況日漸堪憂!
“加薪永遠趕不上消費成本的增加!”
只有真才實學 才會“薪”情大好
沒有真才實學,神馬都是浮云!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選擇學習和掌握什么樣的一技之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后人生發展的方向和未來的生活質量。只有擁有扎實的真本領、真技術,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權威媒體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而汽車行業技術人才十分緊缺,而高水平、高素質的汽車技術人才更是“一將難求”。
《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汽車產業技術人員需求2010年達到356.87萬人,2015年將突破500萬人大關,到2020年將達到776.23萬人,平均年增長率為10%。
因此,到大品牌、有實力的汽修教育學校,學習汽修技術,是越來越多的初高中畢業生及待業青年,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獲得人生事業的***選擇。
據了解,萬通汽修教育在北京、江蘇、安徽、河南等地設立了11所直屬教育院校,23年來為社會培養了15萬汽修人才。全程體驗式學習,車型好,技術精,學得更有勁;全國40多個就業指導中心,500多位就業指導老師,40000余家協議用人單位;與智聯招聘強勢打造,國內教育行業第一就業服務平臺,就業渠道暢通無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做明星是每個平凡人的夢想,能真正把夢想實現的少之又少,旭日陽剛用超出平凡人的意志堅守自己的音樂夢想,萬通汽修教育將幫助更多年輕人實現屬于自己的春天里的夢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