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游民,不敢見人,回家過年,躲上N天。奔波半年,如水入竹籃。筆試面試,參加若干。成功無幾,失敗一攤。所謂機遇,過眼云煙。本無大志,恰逢危機,實力不濟,命途多舛。”某知名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王菲這首貼在校內網上的打油詩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據中國媒體援引人力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650萬人,比2010年的650萬多20萬人,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式讓眾多2011年高考考生在擇校時也多了分憂慮。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就業都不容易,何況三本、專科院校的畢業生。近兩年來,大學生“零工資”找工作的事并不鮮見。按照今年的分數線,300~350分的考生,雖然也有機會上大專,但3年后,能否找個好工作,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在去年的考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已經開始嘗試其他渠道了。湖南萬通汽修學校報名咨詢中心的一位職業規劃老師介紹說:現在就業壓力比較大,學校能否推薦就業,學生在畢業后能否找得到工作,才是同學們真正所關心的,這也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據湖南萬通汽修學校負責人介紹,湖南萬通汽修學校的學生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依托萬通豐富的合作企業資源,五重就業保障體系,學習合格全部推薦就業,一次推薦不滿意,學院還將重新推薦,直到學子滿意為止。
類似湖南萬通汽修學校這樣的職業教育院校為何受“追捧”?中國人民大學宋教授分析說,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職業教育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好,就業更有保障,讓求學者更安心。宋教授還比較了目前高校和職業院校的就業安置體制,高校是畢業生自主擇業,職業院校則是推薦就業,未來“校企聯合定向培養”普及后,定向就業將是主流。一個漂浮不定、不可測性大,一個定向上崗,就業無憂,對于那些在上一般大學和學技能之間徘徊的考生來說,自然可以輕松選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