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幾年充滿發展機會,一個行業共識是,以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標志,新能源汽車發展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分別是電動化,與智能化。電動化的新內容加上智能化,構成了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主要特征。
行業預測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其中純電與增程、插混各占一半左右,滲透率會達到40%,甚至接近50%,總體來看,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售800萬-1000輛比較容易實現。
那么,到了以電動化的新內容加智能化的起點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市場的下半場,有哪些重要機遇?
1、下一代電池技術仍有突破潛力
短期之內,***有創新活力的領域當屬動力電池。
一方面,動力電池性能仍未固化,還有較大提升潛力。2025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有望超過350Wh/kg,2030年系統成本將降至0.5元/Wh以內。
另一方面,固態、鋰硫電池等新一代電池的競爭格局遠未形成,各主體仍有新的發展機會。
2、商用車的新能源化將加速發展
截至目前,內地主要城市的公交車的增量基本實現百分之百新能源化。物流領域商用車的新能源化速度明顯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用車領域可能會出現一批類似特斯拉、“蔚小理”的新力量,這些新力量的進入會對未來商用車市場產生底層性的影響。
3、國際市場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第三個機遇在國際市場。2022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可以看到出口規模越來越大。到2030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3500萬輛,意味著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的出口潛力巨大。
4、多樣化補能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產業熱土
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規?;?,能源設施就會變得越加重重要。
過去車行業的主要矛盾是“把車造出來”,現在來看,此后幾年的主要矛盾將轉變為“怎樣讓消費者把電動汽車用得更好”。未來,慢充、大功率充電、換電、加氫站等多樣化的補能手段將在不同場景得到應用,滿足用戶多樣化補能需求。
5、新一代汽車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投資賽道
新能源汽車的上游能源產業值得關注。將來,汽車跟著能源走,哪里有新能源哪里就有新能源汽車產業。
新能源汽車、電網、風能、光伏、氫能、儲能等多要素協同體系將逐步形成。預計2035年電動汽車日內V2G及有序充電靈活性調節能力將接近120億千瓦時。
6、低碳技術將成為企業新競爭力
車企和電池廠商當前都在追求低碳化,哪個企業能夠實現低碳甚至零碳,哪個企業就更容易走出去。所以,為制造企業賦能的低碳技術,將是汽車行業未來幾年的剛需。
7、服務化推動新業態形成
當上千萬輛新能源汽車上路后,汽車后市場也就是“服務化”,自然變得愈發重要?;诜栈?,將形成新一代運營商、物流運營商、解決方案運營商、后市場服務運營商等服務主體。
8、智能化是下半場競爭的重中之重
智能化技術與產品將重塑行業的競爭格局,并創造新的產業價值。汽車產品和企業的競爭重點更多取決于電動化基礎之上的智能化。
哪個技術路線與智能化結合得深、結合得廣、融合得早,哪個技術路線就會借助智能化有更好的發展。智能化會成為產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
9、基于智能網聯汽車形成新的系統性工程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涉及車、路、城、網等多個領域,將基于此形成新的產業生態,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帶來的變化遠遠超出汽車本身。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跳出汽車來看汽車,跳出汽車來發展汽車”,這就要求把多個方面無縫地連接起來,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系統性產業優勢。
10、科技企業是推動下半場變革的重要力量
未來種種變革,主要不是依靠已有企業,而是剛剛進入或者準備進入的科技企業,因為他們代表著跨界,代表著一種新的思維。
在乘用車、商用車等整車領域,我們需要新勢力;在整個電動化的供應鏈,我們需要新的主導者。智能化更需要新的進入者,跨界科技企業可能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變革的主導性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