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 SU7 Ultra 以 52.99 萬元起售價正式登陸市場,這款搭載三電機系統、實現 1.98 秒破百的純電猛獸,不僅刷新了上海國際賽車場量產車圈速紀錄,更以開售 2 小時大定破萬的成績,再次印證智能汽車賽道的爆發式增長。
在這場由技術革命驅動的產業變革中,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維修養護專業正成為人才培養的戰略支點。
小米 SU7 Ultra 的誕生,標志著智能汽車從概念走向現實的關鍵跨越。其搭載的寧德時代第二代麒麟電池,支持 5.2C 超充倍率與 897V 高壓平臺,配合自研三電機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實現了性能與能效的雙重突破。
這種跨領域技術整合,正是智能汽車產業的核心特征 —— 消費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技術深度融合,催生了 "軟件定義汽車" 的全新范式。
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突破 35%,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達萬億級。
小米汽車通過自建工廠、全棧自研,9 個月內實現 SU7 系列鎖單超 24.8 萬輛,其上海超級工廠三期規劃公示更預示著產能的持續擴張。這種 "技術 + 生態" 的雙輪驅動,不僅重塑了傳統造車邏輯,更催生出智能駕駛算法工程師、車聯網協議開發員等新興職業。通錨定行
在智能汽車產業鏈中,人才需求呈現出鮮明的技術導向。傳統汽修人才正面臨轉型壓力,而掌握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系統技能等數字化素養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則成為行業新寵。
湖南萬通高級技工學校開設的汽車智能網聯專業、新能源汽車工程師專業,正在構建與產業需求高度契合的培養體系。
湖南萬通緊跟市場定制課程,課程設置涵蓋智能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結構原理、動力電池維修技術等前沿內容,實訓環節配備高精度測試設備與特斯拉、小鵬、比亞迪等新能源車輛。
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可定期前往企業研學參觀,畢業即能勝任智能汽車測試、系統集成、新能源汽車維修養護等崗位,就業薪資較傳統崗位提升 40% 以上。
智能汽車產業的人才需求已形成完整生態鏈。
行業頭部企業的人才戰略印證了這一趨勢。小米汽車與高職院校共建 "訂單班",定向培養兼具理論與實操能力的技術骨干;華為、百度等科技公司則設立智能汽車專項獎學金,吸引優秀人才加入自動駕駛研發。
據統計,2024 年智能網聯相關崗位招聘量同比增長 180%,人才缺口達百萬級,職業發展空間持續拓寬。
站在智能汽車時代的潮頭,小米 SU7 Ultra 的成功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勝利,更是產業變革的縮影。當傳統汽車工業向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 加速轉型,掌握核心技術的專業人才將成為這場變革的關鍵推手。
選擇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維修養護等專業,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把握職業機遇的戰略決策。
正如雷軍所言:"汽車工業的未來,屬于那些敢于突破邊界的創新者。" 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唯有以技術為舟,方能破浪前行,駛向產業藍海。湖南萬通高級技工學校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維修工程師、工業機器人等專業火熱招生中,歡迎同學們來校考察。
分享到: